便非常热情主动。
他向萧西风详细介绍八组在刘宋国的布局、进展,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通过与马健交谈,加上自己有意识引导、旁敲侧击,萧西风得到了一些古桑乡的信息。
确切地说,是古桑乡自家与其余四位老乡家的消息。
原来,邱井冈师兄带着八组阴修到江南重建道教时,将境内的破旧道观全面梳理了一遍。
他们发现,有几座道观虽然无主,既无住持也无道士,却有香火。
跟踪观察后,他们知道了,这些道观有信徒自发简单打理、维护。
香客还不少。
这些有香火延续的道观中,就包括天目山妫庄附近那座道观。
一年四季,到妫庄附近道观上香的客人都不断。
后来,八组鬼修们赫然查到:天目山道观的那些香客,多数是潜伏下来的五斗米教信徒后裔。
他们的祖上都参加过孙恩、卢循起义。
起义失败后,信徒们四处分散,各自藏匿。
有些被官府揪出来杀头了。
有些改头换面存活下来。
现在风头早就过去,朝廷也不大在意以前的事。
有一部分虔诚的信徒便自发到天目山道观去上香。
因为那座道观,原本是早年五斗米教天师总坛所在,加上外观保存的还算可以,所以慢慢地在道教信徒后裔中传开了去。
有不少人跋山涉水过来上香,祭奠先人,寄托思念。
邱井冈了解到这点后,他找到一位道士做代理人,出重金向武康县衙买下了那座山头。
当然包括那座道观。
然后,经过颇为复杂的操作,那座道观重新开张了。
道观恢复往日名称:天目道观。
天目道观有了正规牌碟,聘请了住持,招募了一批道士,可以光明正大行教、布道、开坛作法…
天目道观香火立即旺盛起来。
八组参与张罗这事的阴修中,就有马健。
古桑乡与天目山只隔着一座太湖。
古桑乡发生了一些事,与彭城王刘义康有些牵连,在当地影响颇大,传播较广。
身在天目道观的马健等阴修也注意到了。
……
到这时,萧西风才知道:萧庆四人也落水淹死了。
老东家彭城王刘义康也出事了。
最初,钱塘战阵五人被授予“烈士”称号,县衙代表朝廷送来丰厚抚恤金。
可是几年后,新任钱塘县令亲自到古桑乡,宣布剥夺五人“烈士”称号,追回抚恤金。
这应该与彭城王出事有关。
这样的变故折腾,当然不止是追回抚恤金那么简单。
钱塘战阵五人家里几乎被扒下一层皮。
萧西风由马健话里判断,自己和四位老乡的家庭,应该从小康被打落到了下等户。
萧西风自然知道:五人家中地窖下都埋藏着金币。
但这种情形下,谁还敢拿出来花销?
那不等于是作死吗!
萧西风明白,对古桑乡情况细节,马健也不可能了解更多。
继续阅读
因为与马健没关系,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之家的事,他不可能刨根问底。
萧西风暗暗决定:找机会亲自回去看看。
自己没有前世记忆也就罢了。
既然自己还记得前世,对自家亲人及几位老乡家里的事,就不能不管不顾。
不过,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也不急在一时。
自己现在也是有组织的鬼,级别不高前,单独行动的自由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