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张仪连横:巧舌如簧,纵横捭阖(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多利益。”
魏哀王听后,心中不禁动摇。魏国在合纵联盟中本就时常受到其他国家的拖累,且秦国的威胁又近在眼前。如今张仪提出的连横之策,似乎为魏国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在张仪的威逼利诱之下,魏哀王最终决定退出合纵联盟,与秦国结为连横。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合纵联盟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也为张仪后续的连横战略奠定了基础。
三、连横魏楚,外交周旋
(一)魏国之策
公元前 322 年,张仪再次来到魏国。此时的魏国,在合纵与连横之间摇摆不定。张仪深知,要想彻底将魏国纳入秦国的连横体系,必须进一步施加压力并给予足够的诱惑。
张仪见到魏哀王后,直截了当地说道:“大王,魏国的土地纵横不过千里,士兵不过三十万。四周又被楚、韩、赵、齐等强国环绕,魏国就像处于狼群之中的小羊,稍有不慎就会被吞噬。如今合纵联盟已名存实亡,各国自顾不暇,谁还会真心实意地帮助魏国呢?反观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富民强,兵强马壮。若魏国与秦国连横,秦国可出兵保护魏国,使魏国免受他国侵略。同时,秦国还可与魏国互通贸易,魏国的商业必将繁荣昌盛,大王的财富也会与日俱增。”
魏哀王面露犹豫之色,张仪见状,又进一步说道:“大王若仍执迷不悟,执意与秦国为敌,秦国一旦出兵,魏国将面临灭顶之灾。到时,魏国的土地将被他国瓜分,大王的宗庙社稷也将毁于一旦。与其如此,大王何不顺应时势,与秦国连横,共享太平呢?”
在张仪的巧言劝说下,魏哀王权衡利弊,最终决定背叛合纵联盟,彻底投向秦国的怀抱。魏国的这一转变,使得秦国在东方的战略压力大大减轻,也让其他诸侯国看到了秦国连横战略的威力。
(二)楚国之谋
搞定魏国之后,张仪将目标转向了南方的楚国。楚国是当时的大国之一,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但楚国的政治却较为腐败,国君楚怀王目光短浅且贪图小利。
公元前 313 年,张仪来到楚国。他深知楚怀王的弱点,于是决定采用离间计,破坏楚齐联盟。张仪见到楚怀王,献上厚礼后,恭敬地说道:“大王,秦国与楚国本是两大强国,若两国能结为盟友,必可称霸天下。如今齐国与楚国结盟,看似强大,实则对齐国更为有利。齐国地处东海之滨,远离秦国的威胁,而楚国却与秦国接壤,时常面临秦国的兵锋。秦国对楚国的土地垂涎已久,只因楚齐联盟,才有所顾忌。若大王能与齐国断交,秦国愿将商於六百里地献给楚国,如此一来,楚国不仅可得到大片土地,还可与秦国交好,共同对抗其他诸侯国。”
楚怀王一听,心中大喜。他本就对商於之地觊觎已久,如今张仪许下如此重诺,让他不禁心动。朝中大臣虽有屈原等人力谏楚怀王,提醒他不要中了张仪的圈套,但楚怀王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根本听不进去。他当即决定与齐国断交,并派使者跟随张仪前往秦国接收土地。
然而,当楚国使者来到秦国后,张仪却假装从车上摔下受伤,闭门不出,一连三个月不见使者。楚怀王以为张仪嫌他与齐国断交不够彻底,于是又派人到齐国辱骂齐王。齐王大怒,遂与楚国彻底决裂,并与秦国结盟。
此时,张仪才“病愈”接见楚国使者。他故作惊讶地说道:“我答应献给楚王的是六里封地,而非六百里。想必是楚王听错了吧。”楚国使者气愤不已,回国将此事禀报楚怀王。楚怀王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张仪的当,顿时恼羞成怒。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于公元前 312 年,发兵攻打秦国。
秦国早有准备,秦惠文王任命樗里疾为将,在丹阳与楚军展开大战。秦军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楚军则因仓促应战,指挥混乱,最终大败。此役,楚军损失八万余人,主将屈匄被俘。楚怀王不甘心失败,又调集全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