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张仪连横:巧舌如簧,纵横捭阖(3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兵力再次攻打秦国,双方在蓝田展开决战。结果,楚军再次失利,被迫退回国内。
张仪的这一计谋,成功地离间了楚齐联盟,使楚国遭受重创,秦国则在连横战略中取得了关键的胜利。楚国经此一役,国力大损,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四、再破合纵,巩固连横
魏国、楚国先后与秦国连横,这让其他诸侯国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公元前 311 年,齐、韩、赵、燕等国试图重建合纵联盟,共同对抗秦国。
张仪得知后,主动请求出使各国,再次施展他的连横策略,瓦解合纵联盟。张仪首先来到韩国,见到了韩宣惠王。他深知韩国国小力弱,且四周强国环伺,生存压力巨大。于是,张仪向韩宣惠王分析道:“韩国地势险恶,多为山地,粮食产量有限,所产之粮难以养活众多百姓。而韩国的军队,不过二十万,且装备简陋,与秦国的虎狼之师相比,简直不堪一击。如今大王若参与合纵联盟,与秦国为敌,秦国一旦出兵,韩国必首当其冲。秦国可轻易越过宜阳、新城,兵临新郑城下。到时,韩国将陷入绝境,宗庙社稷将毁于一旦。但倘若韩国与秦国连横,韩国可作为秦国的盟国,秦国不仅不会攻打韩国,还会保护韩国免受他国侵略。同时,韩国还可借助秦国的力量,在诸侯中获取一定的地位和利益。”
韩宣惠王听后,心中忧虑不已。他深知韩国的实力难以与秦国对抗,在张仪的劝说下,韩宣惠王最终决定放弃合纵,与秦国连横。
接着,张仪又来到赵国。他见到赵武灵王,说道:“赵国乃北方强国,兵强马壮,秦国一直对赵国颇为忌惮。但如今秦国已与魏、楚、韩等国连横,赵国若仍坚持合纵,秦国可联合其他盟国,从西、南、东三面同时进攻赵国。赵国虽强,但也难以抵挡如此强大的攻势。况且,秦国此次派我前来,诚意十足。若赵国能与秦国连横,秦国愿与赵国平分天下,共享霸权。”
赵武灵王沉思片刻后,认为张仪所言不无道理。赵国虽然军事力量较强,但也不想陷入多面受敌的困境。于是,赵武灵王决定与秦国连横,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与发展机会。
最后,张仪来到燕国。他见到燕昭王,说道:“燕国地处北方偏远之地,远离中原纷争。但燕国也并非高枕无忧,齐国一直对燕国虎视眈眈。而如今秦国与齐国结为盟国,若燕国能与秦国连横,秦国可出面约束齐国,使燕国免受齐国的侵略。同时,燕国若与秦国交好,秦国还可在燕国需要时提供援助,帮助燕国发展壮大。”
燕昭王考虑到燕国的安全与发展,在张仪的劝说下,也决定加入秦国的连横阵营。
张仪通过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成功地瓦解了齐、韩、赵、燕等国重建合纵联盟的企图,进一步巩固了秦国的连横成果。秦国在张仪的连横战略下,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其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张仪之结局与连横影响
公元前 310 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嬴荡即位。秦武王生性勇猛好武,对张仪的纵横之术并不感兴趣。加之朝中一些大臣对张仪心怀嫉妒,在秦武王面前诋毁张仪。张仪在秦国的地位开始岌岌可危。
张仪深知自己在秦国已难以继续施展抱负,于是向秦武王请求离开秦国,前往魏国。秦武王应允了他的请求。张仪来到魏国后,被魏哀王任命为相国。然而,此时的张仪已年事已高,且魏国在秦国的连横战略下已沦为秦国的附庸,张仪虽有心重振魏国,但已力不从心。
公元前 309 年,张仪在魏国郁郁而终。尽管张仪已离世,但他所倡导的连横战略却对战国时期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秦国的角度来看,连横战略的成功实施,使秦国得以逐个击破山东六国,打破了合纵联盟对秦国的遏制,为秦国统一六国开辟了道路。秦国在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