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宁城之战中,作为总指挥的筱义左兵卫所统领的鬼目藩军。这支藩军占据三座城池及周边大片区域,除了潞州的重镇宿城之外,宿城东南方向的宜抚,与正南方向的春潭两城,也在其势力控制之下。
只要攻取鬼目藩所控制的三城,那其余倭桑瀛人势力便微不足道了,届时便可以分兵清剿,最后收复沿海的两座港口城市佗城和闽港,便算是大功告成。
第一个目标自然是宁城正南的潞州重镇宿城,那里是鬼目藩军进军淮州的根据地,多年的经营,防御十分坚固,筱义左兵卫上次见势不妙就立即带兵返回宿城,只是退军途中被其他各路败军冲击,慌乱中自相践踏死了上百人,军资器械有些遗失,其余并未受到太大的损失,现在三万大军囤驻宿城,据闻还从宜抚调来了一支名为远江弓箭队的特殊兵种,准备利用这支弓箭队对付天国骑兵。
李患之得到倭桑瀛这支弓箭队的报告时,心里顿感有些不妙,这种特殊的弓箭手,他前生那个世界,某个岛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些弓箭手都是军中精锐组成,身强力壮,不但配备有普通人根本拉不开的强弓,射程超过普通弓箭的三分之一,并且使用的箭镞是经过特殊打造的重箭,可以轻易射穿士兵的头盔和铠甲,更兼这些家伙不仅仅是弓箭手,他们身穿重甲,背负长刀,就算被敌人突破了远程攻击,也可以在敌人近身之时,扔掉弓箭,持刀近战,并且战力强悍,属于是极为特殊的一种重甲弓兵。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明帝国淮州军这边基本都是步军,只有一万三千余名轻骑兵,一万编入了李患之亲统的龙骧军,另外三千骑兵分散在各军充当统军大将的近卫使用。这种轻骑兵最大的优势是机动能力强悍,对上步兵有极大的冲击力和速度优势,但是一旦被这种重型弓箭手盯上,那就是极其危险的事情,骑兵在冲锋过程中无法轻易转向,面对铺天盖地射来的箭雨,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骑兵盾牌进行防御,可是轻骑兵的盾牌一般比较小巧,防御力也没有重甲步兵使用的大盾那么厚实坚固,一旦遭遇这种特殊重甲弓箭手的攻击,那必定是损失惨重。
骑兵培养不易,不光是战马难得,能骑马作战的士兵更加的难以培养,没有几年的时间,都无法培养出一个好的骑手,天明帝国朝廷地处南方,战马本就不多,能骑马作战的士兵更是难得,李患之手里这万余骑兵,每一个都被他像宝贝疙瘩似的护着,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他一般不会让骑兵去冒然冲锋,现在听说有对骑兵造成巨大威胁的兵种,他如何能不想要解决掉这个隐患。
好在现在主动权在自己这一边,李患之倒也不急于一时,他思索片刻,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叫来唐英婉和萧妙贞二女,三人骑马出了宁城往东而走。走了约有一个时辰,来到东峰口两山夹道之地,李患之仰望山间,但见山坡之上郁郁葱葱,大片的树木林立高耸,九月初秋之际,平整光滑的叶片已然透出浓浓的金黄之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掺杂在仍有大片翠绿的山间,显得色彩斑斓煞是醉人。
那山下有竹,竹有碗口粗细,高有丈余,竹身上有斑斑白色霜渍,一看便是经年的老竹,大片大片生长在两山脚下,延绵不绝直至远方。
李患之在马上定睛观看半晌心中大喜,前些天他带兵围攻岸田弘毅的土湾藩军,便是在这山脚下作战,当时天色已晚未来得及细看,但是借着火光仿佛觉得有些竹林,当时李患之也没有太过在意,现在他思虑破解远江弓箭队之法,便想到了这些高大的树木和竹林,于是带两名侍女前来查看,现在果然发现这些东西。
李患之纵马向前,沿着东峰口两山间的小路继续向前行去,不时左右张望,查看山上树木及山下竹林的数量及长势,越看越是欣喜,不由向前走了数里之遥,渐渐就要穿过两山之间的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