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金鸡电影节经历了数月的准备周即将在夏市举行,只好先行收拾行李离开了这座待了几个月的城市。
商云非常重视这一次的电影节,或者说,他重视陆绒的每一次颁奖典礼。
两人刚回到公司,陆绒就被工作室拉走包装去了,另外省体工队也传来消息,有新的赛季比赛等待他的训练,以及《十三钗》剧组的宣传工作……
可谓是忙得脚不沾地。
倒是景弦,逐渐适应远程办公之后处理起来非常迅速,回来后也没什么负担,就是自己的特助眼底黑眼圈明显了一些,但问题不大。
谁也没想到的是,都以为是走个过场的金鸡竟然和金像奖一样,将最佳男主角奖颁给了陆绒!
当这一消息传出之后,直接登顶了微讯热搜的榜首。
金鸡奖和金像奖不太一样,金像好歹是有把奖项颁给反派角色的案例,但是这在金鸡是从来没有过的。
它对其各类奖项的设置都有明确的定义和定位,最佳男主角就是颁给主角的,这一点几乎成为了行业的一个惯例和认知。
眼看网络上的风波越来越大,官方也站出来专门发布了一条帖子进行了一系列的解释。
从奖项的本质来说,最佳男主角奖的存在的意义就是表彰在电影中承担核心角色、对影片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起着关键引领作用的演员。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对演员在主角位置上所展现出的卓越表演能力和艺术贡献的高度认可。
经过评委组的一致讨论,他们认为,《雏菊》是一部典型的双主角性质影片,关于路清明的定位不应该只是局限在反派上。
最后照例呼吁大家多多关注国内的影视行业发展,鼓励青年演员努力钻研技艺。
这条声明帖子一出现,网友们都哑声了。
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粉丝们还没开始掰扯道理呢,官方先下场提前摆平了一切。
他们在各自的手机屏幕前打开键盘又关闭,茫然地浏览先前关于奖项公示的信息。
其实下面评论区提出的质疑都是单纯地求一个开先河的答案而已,无脑骂人的并不多。
毕竟业余的黑子们根本不知道金鸡奖和金像奖的一些细微差别。
真正提出疑问的这些网友都是影视圈资深的影迷。
和一般的影迷不一样,他们常常聚集在影视行业的最前沿,做一些评价获奖影片艺术含金量的自媒体工作,算是个比较小众的圈子。
毕竟陆绒的国民度很不错,在前不久的官方宣传片上映后,吃上国家饭的他更是没有同行敢随意招惹。
亲身经历一场舆论战打响又快速落寞,鹿茸粉们只能美滋滋地开始期待最近官宣的新影片。
然后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他们家绒绒是不是……又拿了一个影帝头衔?
卧槽?
媒体那边都是愣了一会儿,官方的声明帖直接盖过了奖项的热度,害得他们都转移了视线,这会正急急忙忙地赶稿。
与此同时,《十三钗》官方账号借着热度穿趁势发表了海报和先导片。
但是《十三钗》还没火,它的班底却率先被营销号带火了。
《十三钗》强大的演员阵容经过营销号的科普之后,不自觉地让人大惊失色。
剧中十三位主要角色在国内拥有大量的粉丝,上到九零后下到零零后,几乎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人。
一位是第一位在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的女演员,一位是影史上首位集齐五大奖项最佳女演员奖的演员……
几乎就没有无奖项在身的演员,就连资历最浅的陆绒也有两个影帝头衔加身。
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