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韵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有三点:一、押韵适当,能更丰满地表达出诗的思想和感情。二、使诗歌更加精炼整齐,紧凑集中,有抑扬顿挫的旋律。三、使诗歌和谐好听,容易记忆和传诵。”
同学们说:“啊,晓得怎样作诗歌了。”
艾书说:“知道韵脚,只是一部分,还有”
同学们说:“还有那样?”
艾书已在黑板上写出“平仄”二字,说:“还有‘平仄’。“这个‘平仄’其实就是大家经常口头说做事要有个‘平仄’。‘平仄’也就是规则。
“什么是‘平仄’,平仄就是我们说话读字时候的声调变化来分的。同样的一个音可以念出四种声调,例如ma这个音节的四声是:
1、阴平 2、阳平 3上声 4、去声
Ma(妈) ma(麻) ma(马) ma(骂)
“阴平、阳平合起来叫平声,上声、去声合起来叫仄声。”
宁发:“还要讲平仄,这写诗的难度就更大了。”
艾忠:“不难,乱是一个人都能写出诗吗?”
艾书继续说:“中国诗歌,在世界几百种、语言、文字中是独有的特色。”
“我国诗歌利用声调变化这种语言的形成,使诗歌朗诵或歌唱起来抑扬动听,已经很久的历史了。远在一千三百年以前的南北朝时代就已经明白认识了四声,并且掌握了一些在诗歌中运用四声的规律。唐朝以后的格律诗,因为更重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类句中平仄交替,上句下句平仄对立的规律,所以一般都是上句句末用仄声字,下句用平声字来押韵。”
“平仄,又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一般地说,句子里面的平仄,现在已经不那么讲究了,但是句末韵脚上的平仄,还是很讲究的。至少阴平阳平要错开。”
“今天就是顺便将毛主席的这首诗来认识一下韵脚和平仄。千万记住是认识,不是评论。要说评论,这就是一首绝妙的好诗!”
艾书在黑板上带领同学们把毛主席七绝《为女民兵题照》的韵脚和平仄标出来,
飒 爽 英 姿 五 尺 枪,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曙 光 初 照 演 兵 场,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中 华 儿 女 多 奇 志,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不 爱 红 装 爱 武 装。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艾书说:“中国所有汉字都归入平仄。所有汉字都归入十三声韵,也就是十三辙,如发花辙,合辙的韵母就是‘a’,梭坡辙韵母就是‘o’,江阳辙韵母就是‘ang’。有人从每辙取一个字来编成一句诗例如‘月落花浮水面楼台倒影弄池塘,’或‘月下一哨兵镇守在山岗多威武。’以后有时间再讲吧。你们试举一例平仄对,看懂 了不懂?”
宁发:“艾忠对穆秀,仄平对平仄。”
艾书:“不能拿男生和女生的名字对!”
宁发:“您没说过男生不能对女生,主要您看平仄对不对?”
艾书:“仄平对平仄,平仄是对的,但以后不要乱拿男女对,特别是男女学生的名字对。”
学生们“嘿嘿”地笑了起来。
放寒假时,上面发了通知:正月初五,县委集中全县公办学校教师到临川县城搞“清队”,清队是清理队伍的简称。时间暂定2个月。
艾书觉得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给学生讲呢。比如诗词是关联的,但词就还没介绍。
正月初三下午,艾书一家正准备吃晚饭,听到房外有人带着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