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8章 履新(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艾书住进了前任住过的“校长室”。他感慨:十一年前求学,是在这间的屋里求见江校长的。七年前参加民教,也是在这间屋里会见闵校长。五年前‘民’转‘公’,安排到峰沟,也是在这间屋里。艾书说:“这牌子该换成‘主任室’了。艾世说:”主任易和教导主任混淆,还是不换了。教师学习会也是欢迎会。艾书说:

“全体老师好。大家高粱杆夹壁头——你知我见的。本人才疏学浅,何德何能来管理中心校,怕是献丑了。”会场有人小声议论:“还歇后语,文诌诌的。”

“说真的,本人真不敢就职。接到 通知后,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教书人最怕‘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当头头的,就要加个‘更’字了。”“这话恶毒,语气很重。”有人小声说。

“不过,有大家的帮助、支持,会好些。主要领导人就好象生产队长,呼喊出工,宣布收工。”“还谦虚勒!”有人说。

“这段工作,一切继续原来的安排。我主要是‘调查研究’,‘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的末尾。’”“还想当甩手掌柜。”

艾书一言,下面一语:“这就是‘施政演说’。领袖语录哪个不会背?”艾书装做没听见。

艾书一心想着的是回老家学校,宗书记是松口的。但前提要把新校舍修出来。他决定这个寒假不回家,在校抓基建。基础是工程进度的关键。艾书从校址沿途查到石场,为什么半年才完成基础的三分之一?反复观察反复找原因,为什么开山才一两个人?下石脚也才一两个人?石工们说运输跟不上,人越多窝工越大。学校周围都是民房,运石途中有一段路100多米长,路的最窄处不到一米,两面是民房,过不了马车、人力车,靠人工抬运,上两三百斤的大一点的石头又要人工解剖,而新校舍基壕的东北面高出地面3米多,需要大石头。

查到原因,艾书想到家乡,以前砌河埂码头,用滑板运石。他回家查看运石地形与学校的运石地形很相似。他一拍脑袋:“就采用这个办法。”再进一步追踪,原来的3个旧滑板还在队长家。第二天他就请马车把滑板带回学校。按照艾书的指点,几个石工与家属男女老少一齐上,一天就把滑板路修好,试运一举成功。越运越滑,一名妇女专门洒水,两男子拖运,效益提高了六七倍,四五百斤的大石头只要有人帮忙撬上滑板,一人就拖起走了。看望的人很多,特别是赶场天。

劈破玉:

坊间传说:新来的这个校长聪明得很。

一天,天未完全黑,区委英书记饭后散步,从区所在地俯瞰到学校基建工地还在热闹,就约几个副书记和常委:“走,去看看小学修建去。”英书记在现场喜笑颜开:“这个办法解决了大问题,路是黄泥巴铺成凹型,滑板上平下凸,洒水后路越拖越滑。艾书这小鬼办法多。”

艾书见区领导们来了,迎上去,递上“向阳花”香烟,英书记拿出“蓝雁”:“抽我的。”旁边一领导说:“书记奖励你干得好。”闲聊中,几位区领导谈笑风生,艾书趁势问:“这新校舍七千元的投资还有增加不?楼下10个教室,楼上教师宿舍,一层就是400平方米,总的一平方米10元不到,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英书记说:“钱,一分也不增加,群策群力,千方百计也要修好。”艾书说:“我倒是希望你们区委领导们能追加点,我们一定会用好,一分用出两分来。”英书记突然发怒:“你们我们还分界限,走,不管了!”领导们转身走了。宗副书记在后走,他说:“你这话意思不错,一过细,有点语病。主要是区里没钱,全区一年也就万把元的维修费,一谈要钱就不亲热。不要有想法,好好干。”随即跟着走了。

艾书倔强:“顶天不当这个头就是了。”他只是自言自语。不过心里还是有了疙瘩:毕竟得罪的区委主要领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